我玩的应用:

|
白泽:
& {4 j" {" }# Q- Z; d% M) T8 p 昆仑山上的神兽,着名的神兽,浑身雪白,能说人话,通万物之情,很少出没,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,才奉书而至。7 \" V4 J' d5 K% `: y* e
《轩辕本纪》有神兽白泽的故事:“(黄)帝巡狩,东至海,登桓山,于海滨得白泽神兽,能言,达于万物之情。因问天下鬼神之事。自古精气为物、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,白泽言之;帝令以图写之,以示天下。”. `0 i* U0 S) D+ O1 F
夔:% d7 f* V2 ?- s: O! O G
出生于东海流破山,其形状如牛,无角,身形巨大,昏黑色,但只有一只脚支撑,也叫独脚夔。夔是一种恶兽,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。) Z- @, w: T/ v0 F( }/ r9 U
凤凰:
& Z6 X T; T$ h; g& w 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,头像鸡,颔像燕,颈像蛇,胸象鸿,尾像鱼。五德之鸟。
2 }/ w4 z. G0 j/ q, y 麒麟:* M3 D) l4 ^2 ?0 B; ~# U9 m' p! X3 m
是品性仁慈、妖力强大的生物,谙悟世理,通晓天意,可以聆听天命。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,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。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,而是由天命来决定。麒麟就是传达天命,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。
( b1 u- w" T! I4 o& W$ d4 M- o7 o 梼杌:
: K% v# ?, N9 r2 A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,根据《左传》文公十八年:“颛顼有不才子,不可教训,不知诎言,告之则顽,舍之则嚣,傲狠明德,以乱天常,天下之民,谓之梼杌。”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着名的魔兽,《神异经.西荒经》记“西方荒中,有兽焉,其状如虎而犬毛,长二尺,人面,虎足,猪口牙,尾长一丈八尺,搅乱荒中,名梼杌。”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,与其说是魔兽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。
6 z# J, R/ ` A$ M 獬豸:
' k5 q! T- u" N \: H/ d/ G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着名神兽,又被称为“法兽”。根据《论衡》和《淮南子.修务篇》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,小者如羊,样貌大致类似麒麟,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,双目明亮有神,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,据传角断者即死,有被见到长有双翼,但多数没有翅膀。拥有很高的智慧,能听懂人言,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。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,用来代替獬豸; h# ~; b. y, H5 d$ H) N
吼:# f/ K3 s+ x$ b/ S' A
形如兔,两耳尖长,仅长尺余。狮畏之,盖吼溺着体即腐。《偃曝馀谈》有载。
8 e3 m6 a$ o6 D& Y/ x9 `, H: i$ d 重明鸟:
5 n9 S7 I% n2 u9 ]! O& n; q6 c1 t 在《拾遗记》中说,尧在位七十年,有积支之国,献明鸟,一名双晴言在目。状如鸡,鸣似凤。解落毛羽,用肉翅而飞。能抟逐兽狼,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。或一年来数次,或数年都不来。国人都全洒扫门户,以留重明。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,国人或刻木,或造铜像。
5 @ T8 s3 Q4 O: ~ 为此鸟的形象,放在明户之间,则魑魅之类,自然退伏。所以到了现在,都刻木像、造铜像或画图像,故现在画鸡于门上。
' a. N% ^* z' }1 e+ F& b 华方:- Y- T7 b( Q# h6 b2 U
在《山海经.西次三经》中,有在章峨之山,有一种鸟,型状如鹤,一足,有红色的纹和白喙。就是叫做华方。《海外南经》:「华方鸟在东方,青水西,只有一只脚。」而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中说,木生毕方。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,而形状是鸟、一足、不食五谷。《在文选.张衡〔东京赋〕》中说:「华方...老父神,如鸟,两足一翼,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。」而《韩非子.十过》中说:「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,驾象车而蛟龙,毕方并害。袁珂说华方是凤,凤为太阳鸟,故「见则其吧有讹火」。《骈雅》:「毕方,兆火鸟也。」凤即为神,也是灾难的象征。《淮南子.本经训》:「尧之时...大风为害,尧乃使羿...缴风于青邱之泽。」大风即大凤。《淮南子》「木生毕方」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,意即木生火。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,非指毕方生于木。
/ a+ Z0 {* v9 _ 饕餮:
3 g! ]6 O [% @' [1 R 《神异经.西南荒经》:“西南方有人焉,身多毛,头上戴豕。贪如狠恶,积财而不用,善夺人谷物(上二句原作“好自积财,而不食人谷”,据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正义引改)。强者夺老弱者,畏强而击单,名曰饕餮。《春秋》饕餮者,缙云氏之不才子也。”5 d1 ]: Y$ ^ f( B4 M9 b- K, L& w: ?
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云:“缙云氏有不才子,贪于饮食,冒于货贿,侵欲崇侈,不可盈厌;聚敛积实,不知纪极;不分孤寡,不恤穷匮。天下之民以比三凶,谓之饕餮。”《神异经》所谓“《春秋》言”,即此。
& N2 ^1 [# U7 C+ L 《吕氏春秋.先识》云:“周期着饕餮,有首无身,食人未咽,害及其身。”宋罗泌《路史.蚩尤传》注云:“蚩尤天符之神,状类不常,三代彝器,多者蚩尤之像,为贪虐者之戒。其像率为兽形,傅以肉翅。”揆其所说,殆亦饕餮。* z# l4 c6 r9 X `% n
《左传》谓饕餮是“缙云氏不才子”,而《史记?五帝本纪》集解引贾玄曰:“缙云氏,姜姓也,炎帝之苗裔,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。”蚩尤姜姓,亦为炎帝之苗裔(《路史.蚩尤传》),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“不才子”饕餮。又《山海经.北次二经》所记“狍(号鸟)”,郭璞注以为即《左传》之饕餮。8 I9 g( H- P5 H2 f1 C
附:狍(号鸟):《山海经.北次三经》:“钩吾之山……有兽焉,其状羊身人面,其目在腋下,虎齿人爪,其音如婴儿,名曰狍(号鸟),是食人。”郭璞注:“为物贪(忄林),食人未尽,还害其身,像在夏鼎,《左传所谓》饕餮是也。”: e; K2 u7 M M/ Y' c- }' e
远飞鸡
+ F) Z; r* \2 i0 ~% Z0 m 又名翻明鸡、目羽鸡。紫色,翅膀下亦有眼睛。日出夕还。(鸽子的异种): j6 I$ V- e/ ]& P8 z
《洞冥记》有载。0 w, L! o; [8 M0 F3 D6 s
腓腓 N; O) Q: j7 F& Q0 f( q- F" a, s
有点象狸,白色的尾巴。养之可以解忧愁。(高级宠物)) e8 s, M. L4 W. C6 e! l
《山海经(中山经)》有载。. R% v. v \( l6 V8 \) }
诸犍
6 h# D9 z& T5 M0 Q! _ 人面豹身,牛耳一目,有长尾,能发巨声。行走时衔着尾巴,休息时盘着尾巴。" d+ \& N! S, A5 U# ?% L ~7 q
《山海经(北山经)》有载。
- {# S1 i, H' X+ q9 R P# T 混沌- X+ X( s4 U! T6 s
长毛四足,如犬,有腹无五脏。抵触善人,凭依恶人。(绝对恶灵是也)# }3 T* b8 _# {0 E
(另有混沌神之说,另行说明,不归此处)
. q9 Y! ~6 h+ l 《神异经(西荒经)》有载。
7 \& D" N& V. R( b8 Y 应声虫
0 b8 ~4 |5 n4 Y z! z 居于人腹。宿主每发声,腹中便有小声效之,且会越来越大。以雷丸可治。(腹语)《续墨客挥犀》、《隋唐嘉话》有载。* E+ ]- _. b# }5 K/ P% I3 q
庆忌
* t1 h7 |9 Q P$ h 又名要离。泽精,人形,大概十几公分高。黄衣黄帽,称黄色小车,日驰千里。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(亦有捉鱼之说)。历史上也有人名(吴王僚子,猛将)、塔名为此。1 m2 `6 [9 \1 i f, C3 A
《管子(水地)》、《太平预览》有载
& y1 F: I2 q% Q- |- _2 |; O
% b# s" M5 S4 S! p/ r M
; V) d8 [( y3 l, {; s+ { |
|